紅霉素

From SEHK Wiki


口服抗生素

藥物類別: 大環內酯抗生素

紅霉素(English: Erythromycin

常見劑量[edit]

  • 250 毫克
  • 500 毫克

藥物商品名稱[edit]

  • Erythrocin

藥物用途[edit]

大環內酯類藥物的抗菌譜與青黴素相似;因此,它們是青黴素過敏患者的替代選擇。

紅霉素適用於:

  • 呼吸道感染(包括肺炎、百日咳、退伍軍人菌、披衣菌和支原體感染)
  • 皮膚感染
  • 白喉
  • 腸道阿米巴病
  • 急性骨盆腔炎
  • 梅毒
  • 對青黴素過敏患者的風濕熱預防
  • 青春痘、酒渣鼻

作用機制[edit]

紅霉素作為一種抑菌劑,通過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來發揮作用。它結合到細菌核糖體的 50S 次單元,阻止肽鏈延伸,從而防止細菌生長,但不能殺死細菌。

給藥途徑[edit]

紅霉素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給藥:

  • 口服(片劑、膠囊、口服混懸劑)
  • 靜脈注射(用於嚴重感染)
  • 外用(用於皮膚病、青春痘、酒渣鼻)

劑量[edit]

正常成年人:

  • 典型口服劑量:每 6 小時 250 毫克至 500 毫克;每日最大劑量 4 克。

腎功能不全:嚴重腎功能不全者每天最多 1.5 克。

  • eGFR ≥60 mL/min:無需調整。
  • eGFR 30-59 mL/min:謹慎使用。
  • eGFR <30 mL/min:請諮詢醫療提供者以獲取具體劑量調整建議。

副作用[edit]

頻率 不良反應
常見副作用 胃腸不適(噁心、嘔吐、腹瀉)
腹痛
皮疹
嚴重副作用 肝毒性(肝酶升高)
QT 間期延長(心律失常風險)
聽力損失(特別是在老年人中)

藥物藥代動力學[edit]

  • 肝臟代謝:紅黴素主要透過細胞色素 P450 酶 CYP3A4 在肝臟中進行廣泛的代謝。大約 80% 的藥物會經由去甲基化代謝。首過代謝顯著減少口服給藥後進入體循環的活性藥物的量。
  • 排泄:紅黴素主要經由膽汁消除(60%-80%),腎臟排泄極少(2%-15% 不變)。這突顯了其肝臟清除率是其藥物動力學的特徵。
  • 半衰期約為 1.5 至 3.5 小時。通常在給藥後 1 至 2 小時內開始發揮作用,根據配方和劑量,效果可持續幾小時。

藥物注意事項[edit]

懷孕

一般認為安全;對胎兒風險小。

哺乳

雖然會進入母乳,但對哺乳嬰兒通常被認為安全。

兒童和老年人

對兒童安全;老年患者可能對副作用如聽力損失和心律失常較敏感。

藥物監測項目

應定期監測肝功能測試,以防止潛在的肝毒性。

藥物相互作用

紅霉素可能與多種藥物相互作用,特別是那些由細胞色素 P450 酶代謝的藥物,導致其他藥物的毒性增加或療效降低。

常見問題解答[edit]

我應該如何服用這種片劑?

在空腹狀態下服用紅霉素,最好在餐前一小時或餐後兩小時服用。整片吞下;不要壓碎或咀嚼。

服用期間應避免什麼?

避免飲酒和葡萄柚汁,因為它們可能影響藥物代謝並增加副作用。

如果我錯過了一劑怎麼辦?

如果錯過了一劑,請在記起時儘快服用,但如果快到下一劑時間則不必再服用。不要同時服用兩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