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古霉素

From SEHK Wiki


抗生素

藥物類別: 糖肽類抗生素

萬古霉素(English: Vancomycin

常見劑量[edit]

萬古霉素通常有以下劑量:

  • 靜脈注射(IV):500 毫克和 1 克小瓶
  • 口服:125 毫克和 250 毫克膠囊

藥物商品名稱[edit]

Vancocin

藥物用途[edit]

萬古霉素是一種糖肽抗生素,主要用於治療嚴重的細菌感染,特別是由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(MRSA)引起的感染,如:

  • 敗血症
  • 心內膜炎
  • 皮膚感染
  • 骨感染及
  • 由 Clostridium difficile 引起的偽膜性結腸炎等情況

作用機制[edit]

萬古霉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來發揮作用。它與細胞壁前體的D-丙氨酸-D-丙氨酸末端結合,阻止這些前體納入增長中的肽聚糖層,導致細菌細胞裂解。

給藥途徑[edit]

萬古霉素可通過以下途徑給藥:

  • 靜脈注射(IV)用於全身性感染
  • 口服用於特定的腸道感染,如 Clostridium difficile 結腸炎

劑量[edit]

  • 成人:靜脈注射:每 12 小時 1 至 1.5 克(65歲以上老年人每 12 小時 500 毫克或每天一次 1 克)
  • 兒童:每 8 小時 15 毫克/公斤,最大每日 2 克

<手術預防> 1 劑 1 克

副作用[edit]

頻率 不良反應
常見副作用 噁心
腹痛
潮紅:快速靜脈輸注萬古黴素可導致潮紅、皮疹和低血壓
嚴重副作用 腎毒性:急性腎損修,尤其是老年患者或有腎臟疾病的患者。表現為血清肌酸酐濃度升高和尿量減少。
耳毒性:有聽力損失的風險,可能表現為耳嗚或實際聽力障礙
過敏反應:嚴重過敏反應,包括蕁麻疹、呼吸困難、臉部或喉嚨腫脹等症狀,以及史蒂文斯-約翰遜症候群等嚴重皮膚反應。
血液疾病:白血球數量低和血小板數量低,這可能會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風險

藥代動力學[edit]

  • 吸收:萬古黴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較差(低於 10%),這限制了其口服治療全身性感染的有效性。
  • 代謝與消除:萬古黴素不顯著代謝;約 75-80% 的藥物在最初 24 小時內以原形經由尿液排出。
  • 半衰期:在正常腎功能患者約為 4-6 小時;在腎功能不全者中可延長至幾天。
  • 起效時間:靜脈注射萬古黴素起效迅速,輸注完成後立即達到血清高峰濃度。對於口服萬古黴素,由於吸收差,起效時間較不明確。
  • 作用時間:萬古黴素的治療效果通常可以在開始治療後 48 至 72 小時內觀察到。治療的持續時間取決於感染的類型和嚴重程度;例如,葡萄球菌心內膜炎可能需要持續三週或更長時間。

藥物注意事項[edit]

懷孕

僅在明確需要時使用;應權衡潛在風險與益處。

哺乳期

分泌在乳汁中;應權衡潛在風險與益處。

兒童和老年人

在兒童中已建立安全性。老年患者可能因年齡相關的腎功能下降而需要調整劑量。

藥物監測項目

  • 血清肌酐水平
  • 萬古霉素濃度以進行治療監測

藥物相互作用 與腎毒性藥物(如氨基糖苷類)同時使用需謹慎,因可能增加腎損傷風險。

常見問題[edit]

服用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?

除非醫療提供者建議,否則應避免其他腎毒性藥物。